来源:网络  作者:叶匡政

      今天是“三八”妇女节,想起孔子的那句名言。当代女性一说起孔子,有些人会对他缺乏好感。原因简单,凭的就《论语》中的那句话:“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”,认为孔子轻视女性。这句话因家喻户晓,甚至也成了一些男性看待女性的态度。

      《论语》中涉及女性的文字很少,这句话出自《阳货》篇,原文为:“子曰: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,近之则不孙,远之则怨。”此句的后半段好解释,意思是如果和他们亲近了,他们就不知有逊让;如果和他们疏远了,他们便会埋怨你。

      因为有个“养”字,表明这里的女子和小人是指家中的人。宋代的朱熹注解“女子”为家中的妾,而“小人”则是家仆或下人。钱穆认为妾要比仆人近一些,所以孔子会把“女子”放在“小人”之前说,因为善于管理妾与臣仆,也属“修身齐家”中的一件大事。可见在宋代,人们就没有把孔子所说的“女子”看作是所有的女性。

      现代社会以来,关于“女子”的解释,常引起学者的争议。比如有把“女子”解释为“汝子”的,意思是你们这些弟子,因为在《论语》中“女”出现时,多作“汝”解,这个解释显然有些牵强附会。

      还有一种解释,倒是有些依据。认为先秦语言多为一字词,男人多称为人,也称为子;而女人多称为妇,也称为女。那么由此可推理出“女子”并非泛指所有女性,而是和淑女相对的一类女人,如同“小人”与“君子”的差别一样。按这种理解,君子和淑女便是人格上成熟的人,而小人和女子则是不成熟的人。这么解释,也有一定道理。因为《孟子》中有一些“女子”的字句,多是指还在青春期并不成熟的女性。如“女子之嫁也,母命之” ,再如“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……不待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,钻穴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”,这里的女子指的都是还未成熟的女性。

      无论相信哪一种解释,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就是孔子所言的“女子”绝非泛指所有女性。现在的学者很好玩,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出孔子蔑视女性的原因,认为孔子是因为出身特殊,所以对女性有这样的态度。《史记》中说到孔子出身时说,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“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”,因孔子野合而生,所以他会把他把对母亲蔑视的情结,扩展至所有的女性身上,于是说出了那样一段经典的语录。这种推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,一看就是对孔子的思想并不清楚。

      孔子在谈到子女的孝顺时,多是把父母连在一起说的,言语中丝毫没有对母亲的轻视。如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“事父母,能竭其力”“父母唯其疾之忧”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”“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怀”,等等,都是把父母放在一个平等地位上的。

      《中庸》中说:“君子之道,造端乎夫妇;及其至也,察乎天地”,意思是:君子之道,从夫妻之间开始,到了它的最高境界,就能显明天地间的一切事物了。从儒家的观点和实践来看,儒家对女性的看法与今天最大的不同,就是对女性意识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定,它和今天完全忽视性别差别,而盲目地追求男女平等的观点完全不同。在儒家观念中,男主外女主内不过是基于性别差异所导致的社会分工不同,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张扬女性是感性、温柔、善良、包容的女性特征。

      在近代之前,儒家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相比,可能是世界上最尊重女性的一种文明了,它更注重对女性性别优势的发挥。即使在皇宫中也有制度化的措施,来保证皇后是后宫的管理者,强调的是皇后母仪天下。

|<< << < 1 2 > >> >>|


·上一篇文章:2010年北京高考参考样题英语及答案
·下一篇文章:效率专家余建祥提醒学生和家长正确看待各类补脑保健品
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xxxxy.cn/news/ziyuan/1038196349576.htm